不要教育亲戚的孩子,亲侄子也是别人家的孩子

2022-04-07 17:12:01

体育新闻 http://wuyi168.com/

不要教育亲戚的孩子,哪怕是亲侄子,最容易过界的往往就是未婚的姑姑。

未婚的姑姑对亲侄子有莫名的喜欢,毕竟血缘亲近,带着娘家的姓。姑姑的朋友圈中晒侄子,有时比亲妈晒娃的还勤。

姑姑在家看到侄子,有不好的行为的时候。姑姑可能会出言教育孩子。本着爱孩子的心,但往往这时候,教育别人的孩子,哪怕是亲侄子。这种越界的行为,可能就把嫂子给得罪了。也许明面上嫂子,会赞同小姑子的教育,但内心中也许已经把小姑子嫌弃了一通。

还有一种对别人家孩子越界的行为,就是拿别人家孩子的名字开玩笑。刚见到亲戚朋友的孩子,孩子的名字必定是会被提及的话题。大部分人还不至于,当着家长的面,拿孩子的名字开玩笑。

但对方孩子的名字,是近几年很流行的名字。你可能会不经意冒出一句:哎呀,这名字不好啊,重复率太高了,我孩子班上就好几个,老师一喊梓涵,2-3个同学就都站起来了。

重名孩子的父母,肯定遇到孩子重名带来的麻烦,但又从你嘴里听到,心里已经念了八百遍:就你厉害啊,花了800元,找人给孩子起个“谢邀”。

有关孩子的事情,父母都是非常较真的。尽量不对对别人家孩子有负面的评价。即使你没拿别人家孩子的名字开过玩笑。那是否在朋友圈随手转发过《20XX年婴儿爆款名字,梓……》也许是出于好奇心转发的朋友圈。但很有可能,我们不经意的一次转发朋友圈,默默地已经得罪很多父母,而看你领导可能正在看你的朋友圈,他家孩子叫紫涵。

我们跟熊孩子没有交集,有交情的是孩子的父母

有亲戚带着熊孩子到家里串门,缠着奶奶要手机,爬到沙发上蹦哒,吃完零食扔在地上。也许在不经意间,我们就对亲戚的熊孩子,露出了厌恶的表情,有时甚至忍不住,还要上前教育两句。

其实大可不必,我们与亲戚的熊孩子,并没有多少交集。与我们有人情世故而来的,是孩子的父母。所以对孩子的态度,不取决于孩子的行为及品行,而取决于我们跟孩子父母的关系。

熊孩子来我们家是客人,我们到别人家里做客,人家是东道主。所以我们犯不着,对孩子生气,露出厌恶的表情,更不能去教育人家孩子,教育孩子是父母的权利。

总之,忍住教育别人孩子的念头,同时尽量称赞别人的孩子。

如果熊孩子好动闲不住,我们可以说孩子是个运动的好苗子。

如果熊孩子大声吵闹,我们可以说孩子身体好肺活量大。

我们与熊孩子通常大不了几次照面,没必要看不惯孩子的行为,出言教育而得罪孩子的父母。现在老师写评语的时候,对成绩倒数,调皮捣蛋的孩子,评语上还是写着:成绩稳定的,运动能力强。

教育别人的孩子,就是否定别人的教育方法

过年回家,自家的孩子,会跟亲戚家的孩子一起玩。孩子们在一起,难免会做一些调皮捣蛋的事情。当孩子拿鞭炮炸母鸡,把鸡腿扔到马桶时,教育自己的孩子教育就可以了。

如果别人家的孩子是“共犯”,让他回家找妈妈就可以,如果此时,顺带把别人家的孩子也教育了,就没有必要了。

教育别人的孩子,属于边界不清晰的越界行为。孩子的父母不会念你的好,反而会觉得你在否定他的家庭教育。

教育别人家的孩子起不到任何作用

亲戚家的熊孩子,一年到头可能就只见过一两次面,教育别人的孩子注定是徒劳。对孩子的人生成功与否起不到任何作用。

亲戚家的孩子再顽皮,一年也就也就来你家做客两三个小时,忍忍就过去了。而且从积极心理学意义上来说。如果你真的想让孩子变好,表扬孩子比批评孩子更好。

不要教育别人家的孩子,亲侄子也是别人家的孩子。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恒信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综艺娱乐、热点新闻、商旅生涯、生活百科、体育健康、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恒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