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仓套牢 空仓踏空?如何做好基金投资仓位管理?

2021-11-07 09:00:02

被窝影院在线看最热影视 https://www.660304.com

  最近行情波动又加剧了,买在高点的基民感受是“满仓套牢”,轻仓的跃跃欲试想要“半仓上车”,而这背后反映的都是仓位管理的问题,今天我们聊聊基金投资的仓位管理问题。

  仓位是什么?

  仓位,可以简单理解为实际投资金额与拟用投资资金的比例。

  举个例子,小明打算拿出10万的闲置资金进行基金投资。月初,小明在观望中,未曾持有任何基金,则此时他的仓位为0,也称“空仓”。月中某一天,小明看准机会买入5万基金,则此时其仓位变为五成(5/10=0.5),或称“半仓”;月末,小明手上的10万资金全都买了基金,那此刻他的基金仓位就是十成,也就是俗称的“满仓”。

  此外,“轻仓”一般是指仓位在三成以下,而七成以上的仓位又可以统称为“重仓”。

  为什么要做仓位管理?

  投资路上,我们没法控制市场走向、控制股票价格,但我们可以控制仓位,买多少或者卖多少,仓位控制是我们抵御市场风险的手段之一。

  同样遭遇市场大跌,两位投资者可投资金都是10000元。基民A全部满仓买入某基金,基民B买入该基金的资金是5000元,若买入的基金下跌了10%,前者亏损1000元,后者亏损500元。后者的亏损体感会相关好一些,可能也更能忍受暂时浮亏。

  仓位多少才合适?

  其实基金投资的仓位管理因人而异,几乎每个人的仓位都是不同的,不同人对于仓位有不同的理解。对于仓位的判断与个人自身情况而定,具体也可以参考下面三个指标。

  1、大盘点位定仓位

  一般而言,大盘如果处于市场低位,上涨空间巨大,可以重仓持有。如果涨幅过大、处于相对高位震荡阶段,可以保持半仓仓位。如果大盘开始调整向下,则可以降低到一两成的仓位。低点重仓、中点半仓、高点轻仓是基金投资的关键参考指标。

  2、基金净值的阶段增长率定仓位

  在当前震荡行情中,基民可以在看好的主题基金中,选择涨幅相对偏小、净值增长率偏低的主题基金布局,规避大幅上涨的主题基金面临的中期调整风险。

  3、根据投资偏好来控制仓位

  对于短期投资者而言,由于调仓频繁,仓位可以比较高。但对于长期基金投资者而言,做好中长期的仓位控制将更为重要。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投资偏好和操作风格来确定仓位变化。

  怎样做好仓位管理?

  仓位需建立在风险承受能力之上。对每位投资者而言,最佳的仓位其实就是最令自己舒服的仓位。在这个仓位下,无论是涨是跌,我们都能吃好饭、睡好觉。

  同样的仓位,对于风险承受能力不同的投资者,持有的体验和操作方式可能均存在较大差异。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更愿意求稳,其投资策略一般都趋近保守,以便为自己预留较足的安全垫,因此基金投资仓位尤其是偏股型基金的仓位建议不要过重,以免一有波动就容易焦虑不安。

  而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短期能承受得住更大亏损,故一般适用于相对激进的投资策略,对他们而言,有时踏空和套牢可能一样难受。因此保持必要的仓位是可行的。

  其次,仓位的管理并非一成不变,有时需要根据市场行情动态调整。

  1、很多时候空仓并非一个明智的选择

  如果经常保持空仓,似乎没有较高的“性价比”。只考虑偏股型基金的话,保守投资者保持20%以上的仓位,而激进投资者控制在五成仓以上是相对合理的。持有合适的底仓,上涨不完全错过,下跌也有应对之策,攻守兼备。

  2、机会来临时要敢于加仓

  “逢低加仓”道理都懂,但真正当市场处于底部区域内,敢于克服恐惧逆势加仓的投资者却屈指可数。底部点位难以预测,精准“抄底”的概率是较低的。但当市场进入高性价比区域时别犹豫不决,即使短期市场可能还会继续下行,若一味抱着“等再跌一跌便进场”的心理,机会往往就就在犹豫中错过。

  其实,贪婪不仅仅是体现在跟风追高以搏“鱼尾行情”,更深层次的贪婪在于市场跌到了预期位置时还想竭力逃避可能的“最后一跌”,期望实现更精准抄底,往往容易得不偿失。

  3、过山车式重仓不可取

  没有恒强的市场,也没有恒强的板块。A股过往的经验告诉我们,长期重仓某个行业并非明智的选择,反而容易让持仓收益如过山车一般。市场风格轮动,当某个板块出现拥挤和狂热时,可能也就到了逐步离场的时候。做好仓位管理,不仅仅是基金资产的仓位控制,也要合理调整好基金组合中的行业仓位配比。毕竟在A股的板块中难有“常胜将军”。

  4、慎重满仓,留有余地

  满仓意味着弹药已打光,把一切都交给市场。对于保守的投资者而言,满仓难以作为一种合理仓位,哪怕对于大部分激进投资者来说,满仓也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这种被动式的锁仓极考验投资者的心态。

  当然,换个角度考虑,如果在合适的位置买入并用长期的眼光看待基金投资,那满仓并非不可取。安心锁仓,告别天天盯盘的短线“坏”习惯,反而说不定会有惊喜。只是绝大多数满仓的投资者更看重短期回报,往往做不到如此云淡风轻,反而容易适得其反。

  总而言之,由于每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不同,仓位的管理也因人而异。但无论如何,先做好仓位管理(在合适的时机选择符合自己风险偏好的仓位),再去建立基金投资组合,同时遵守一定的投资纪律,那我们的投资过程想必会轻松有趣很多。

  (文章整理自南方基金、中欧基金、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恒信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综艺娱乐、热点新闻、商旅生涯、生活百科、体育健康、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恒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