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反对无效,中国投资4万亿的藏水入疆工程,有可能开建吗?

2021-09-08 09:41:15

成都市私家侦探

  传说中的第二条黄河工程即将动工,中国为此准备了近4万亿,印度却对此强烈反对,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中国的第二条黄河

  其实,所谓的打造人工第二条黄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红旗河工程。众所周知,在中国的西北部土地平整,且光照充足,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干旱缺水。

  由于恶劣的生态环境,当地的荒漠化极为严重,这些都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西北地区的发展。

  而远在青藏高原附近的西南地区则是高山深谷,交通不便,并且土地稀缺,可这里却有着极为充沛的降雨量,水资源丰富,但是却无法及时地利用。

  如果能够把这部分多余的水资源调往西北部的干旱地区的话,这将会对西北部的生态格局有着深远的影响。

  红旗河调水工程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西南充沛的水送往西北干旱的地区,使水资源能够得到很好的利用。

  整个红旗河工程总长度在6000公里左右,整体与长江相当工程修建好后,每年可调水约600亿方,调水量可以与黄河相媲美,共耗资4万亿,有望在10年内建成。

  要知道红旗河沟工程一旦建成,将会在西北地区创造20万平方公里的绿洲,灌溉2亿亩的牧区和农业区。在中国地图上形成一条1000公里的运河,并且中国的气候格局也会随之改变。

  这在中国的历史上绝对会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即使是长城三峡大坝,这样的工程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不仅如此为了使这项工程能够惠及更多地区,此次方案还设计了三条主要支线通向了延安方向的红延河、内蒙古与北京方向的漠北河以及吐哈盆地的春风河。

  这三条支脉线路设计,科学合理,可以将水源和水能送往更多的干旱区,更有望从根本上扭转西部缺水局面,以及解决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的资源瓶颈问题,实现中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可令人遗憾的是虽然这项利工程声势浩大,但其实却尚未立项。

  早在2003年,水利行业便已经开始了探索藏水入江的项目,于是大批的专家学者便开始了调研和谋划。

  2016年初,中国的红旗河项目课题组终于正式成立,成员囊括了六位院士,12位教授以及几十位博士。

  而这一项目的总负责人便是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王浩院士。

  课题组集大家之力共同提出了红旗河构想,并且开始了线路研究以及方案制定。红旗和课题左右被大家称为S4679课题组。

  其中的S代表了水,而4则代表了4万亿的投资,而679则分别代表600亿立方米的年调水量,七大流域以及未来即将发展的新疆河西走廊等多个灌区。

  但是在2017年中印洞朗对峙事件的发生也对这件事情有了一定的影响,当年的10月30日,外交部便对外声称藏水入江工程并不属实。

  而在之后的2018年课题组便与甘肃社科院藏水入甘工程前期研究课题组进行了相关的项目交流。

  而在这之后,甘肃社科院更是多次发起了南北水调西线工程的相关考察,对于藏水入甘工程更是十分重视。

  并在同年的九月份课题组首次作出了相关声明即:红旗河西部调水课题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并未进入到所谓的工程设计阶段。

  而且就目前而言,课题组也并不会属于任何机构,仅仅作为民间研究部门进行研究,进行到这一步,相信大家对于红旗河沟工程的进展,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卡住了印度“喉咙”?

  这样一个尚未立项的工程,又为何会遭到印度的强烈反对呢?

  其实这还要和中国内陆的水源起源有关,众所周知,中国内陆的大多数水源都是起源于西部地区的,其中特别是青藏高原地区。

  因为这里不仅是中国的水源,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开发基地。

  西部地区巨大的海拔落差,以及充足的水源都为水能发电站提供了绝佳的环境。于是在十四五规划中,便已明确提出要对雅鲁藏布江下游的水电工程进行开发,并且中国将在这里建设大型的水电站。

  不过此时,印度就已经开始进行反对了,并且态度十分坚决。其中的内因也很简单,印度国内大部分水源也是来自于青藏高原,他们对于青藏高原水源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我国。

  印度持反对的理由是他们认为,如果中国在雅鲁藏布江下游蓄水修发电站的话,很有可能会破坏他们使用水的权利。

  但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印度国内之所以会出现缺水的情况,并不是由于别人对于他的水源地垄断,而是由于他们不懂得自己蓄水。

  早在2019年印度的金奈就曾发生过缺水危机,但实际上却不是因为水源缺乏导致的,在金奈只降水量这一项便有1300百多毫米。

  足以与我国南部丘陵地区的降水量相媲美,在这种情况下,居然还出现了缺水的问题,印度的真正的问题也可见一斑。

  而这次印度又用相同的伎俩来反对我们的红旗河沟工程,实在是无稽之谈。他们认为,红旗河工程的兴建会将他们的水源引走,但其实并非如此。

  雅鲁藏布江下游的布拉马普特拉河便位于印度的境内,每年的流量更是高达6000多亿立方米,是母河雅鲁藏布江在我国流量的四倍。

  而印度的相关水利工程却建造得一塌糊涂,蓄水溃堤,洪水爆发的问题频出不断,可见印度的水利技术实在是不值一提。

  那印度出现缺水危机的真正原因又是为何呢?

  那这其中的原因就非常复杂了,从淡水资源总量上来看,印度的淡水资源可以占到全球总淡水量的4%,并且其境内的大部分区域均处在热带季风区,这也直接导致印度每年的降水量可以达到1170毫米。

  虽然从这些数据上看,印度具有的水资源比较充足。但是如果考虑到印度庞大的人口基数的话,人均可利用的水资源其实已经所剩无几。

  就目前的数据统计而言,印度境内的国民人均可利用的水资源是1100立方米左右,而国际的标准则是1700立方米,这也就是说,印度其实是一个濒临缺水的国家,但离真正干旱缺水还相差很远。

  从年平均降水量的图上可以看出,印度靠近喜马拉雅山沿线地区和中西部地区降水量是最为丰富的。

  而反倒是靠近巴基斯坦的西部沙漠地区年平均降水量较少少于100毫米,这种水资源时空分布非常不均衡的情况是比较令人头疼的一个问题。

  在印度,北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汇入了印度和恒河以及布拉马普特拉河,但这三条河流必定属于国际河流,所以他们的流向最终都会流出印度,也就是说河水的利用率其实非常低。

  此外印度境内70%的河水将流入孟加拉湾,而剩余的30%当中有20%都流入了阿拉伯海,真正能够流到印度本土湖泊和盆地当中的水资源,就只剩下了10%所以为了能够充分利用水资源。

  印度还曾在1860年与巴勒斯坦签署印度河水利用协议,协议中规定西北部唯一印度区的三条印度河的支流河水可以归印度所使用。

  然而除了淡水资源利用率低以来,还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的印度要知道,其实在印度大部分地区的河流都遭受得非常严重的污染。

  尤其是在城市地区城市污水未经处理便直接流到了河流挡路,使得原本清净的水体遭到污染而无法使用,这其中污染最严重的便是恒河。

  地表水无法利用,所以印度80%的农业灌溉用水以及90%的生活用水都取自于地下,但是由于地下水的过量使用导致了当地生态进步发生了恶化。

  拉贾斯坦邦作为印度最为干旱的地方,当地井口数量已经从上个世纪60年代的3000多口达到了现在惊人的几千万口,这一切都是由于当地过度开采地下水所导致的。

  红旗河水利工程

  所以印度缺水的问题自然是与我国无关的,而如果想要修建红旗河工程面对的困难自然也不少。

  由于红旗河工程一旦成功,其所带来的收益是非凡的,所以在项目提出之初,便引来了中国学术界的热烈讨论,并且在很长时间以来都没有停止过。

  那我们就来具体地看一下修建红旗工程这其中的艰辛,摆在面前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施工难度,通过规划图可以看出。

  该工程的全部线路几乎都处于我国的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交界处,哪怕是绕开了巍峨的青藏高原,红旗河工程的施工难度也依旧不小。

  雅鲁藏布江流域、横断山脉、龙门山地震带、四川盆地的边缘以及六盘山以西地区这些地方结构复杂,并且地质灾害频发不断。

  由于当地频繁的地质活动,所以还会有地震发生,所以要想使得工程完成就必须使工程本身具有更高的抗震系数。

  不仅如此工程还提出了自流计划,这项计划的难度也同样非同小可,要知道这个工程横跨了半个中国,要想实现所谓的自流,那就必须存在水位差。所以必须保证源头的水位足够高。

  这也就是说,横断山区必须有隧道打通,并且建造渡槽,想要在崇山峻岭之间将这样的工程实施起来,其难度可见一斑。并且之前我们也曾提到过红旗河工程起点的地质活动频繁。

  这就很容易导致横断山脉打通的隧道会有水涌出来,这个时候就不得不更换位置,重新打通隧道,这样不仅会加大时间与资金的投入,还会破坏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除此以外,水价问题也是非常值得考虑的,因为即便是国家工程也是需要对是否值得投资进行考虑的。

  更需要考虑财政是否能够负担,水价其实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哪怕是之前的南水北调工程,其水的价格也比正常的农业用水要高上许多。

  而如此浩大的工程又伴随着如此高的投资,又能够从哪里看到回报呢?虽然从理论上讲工程的落地很有可能创造出第二个塞上江南。

  但是水是否能够在使用过程中,真正投入到农业生产还未可知,而最重要的便是价格的确定,这些都是需要考量的因素。

  如果项目能够真正建成肯定会为我国在经济上的发展提供助力拓展空间,当然也会为新疆的建设增添助力,成为中国的最大粮食产地。

  除了目前正在规划的红旗河工程外,其实目前南水北调的西线规划,国家也已经提出了方案。

  在已有的南水北调西线规划当中,可以看出该工程已经与红旗河工程发生了局部的交叉,就目前局势而言,其实南水北调西线计划更容易实施,并且见效也会更快一些。

  所以红旗河如果想要正式落实的话,恐怕也要等到南水北调西线规划实施以后再进行商定。

  南水北调的西线工程其实简称就是西线调水工程,它是指从四川长江上游支流将长江水系调水一直到黄河上游的宁蒙陕晋等地区。

  距离与跨度都十分长远目的便是为了补充黄河上游水资源不足的问题,顺势解决我国西北地区的干旱缺水问题。

  2020年的4月16日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了南水北调的西线工程综合查勘出征仪式。

  这一工程横跨中国的西部与北部地区,坝址处海拔更是高达2900到4000米左右。全线路更是采用了长距离隧洞输水的方案。

  西线调水工程将会解决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以及山西这六省的缺水问题,不仅如此在必要时也可以帮助黄河的下游进行补水。

  本次项目规划预计分三期实施,并且西线工程规划已经于2001年通过了审查。

  面对中国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工程落地实施,一向自视甚高的印度也开始坐立不安,中国强大的国力一次又一次击碎了印度试图与中国一较高下的野心。

  同时也向世界证明了中国这只雄狮已经睡醒了,并且将在不远的未来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恒信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综艺娱乐、热点新闻、商旅生涯、生活百科、体育健康、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恒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